近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肾内科主任医师张国娟做客新华网访谈间,为网友详细解读肾脏功能、日常保护方法及疾病预警信号,她呼吁公众关注肾脏健康,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不止于“排污”,肾脏的三大核心功能 “肾脏是我们人体的净化工厂,是一个精密调节器。”张国娟介绍了肾脏的三大核心功能: 过滤血液:排出尿素、肌酐等代谢废物,维持体内环境清洁;调节水电解质平衡:精准调控水分、钠、钾、钙等物质,防止脱水或水肿,维持内环境的稳定;内分泌功能:分泌肾素调节血压、生成促红细胞生成素预防贫血、活化维生素D强化骨骼。 如何判断肾脏是否健康?这些症状不能忽略 “肾脏摸不到也看不到。”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去观察我们的肾脏呢?张国娟主任指出: 1. 尿液异常:尿量骤减(<400毫升/天)、血尿(洗肉水色)、浓茶色尿、酱油色尿或泡沫尿(泡沫长时间不消散)。 2. 身体症状:眼睑或下肢水肿、持续乏力、年轻人突发高血压(警惕肾性高血压)。 张国娟主任提醒,这些症状未必全由肾病引起,但仍需及时就医排查,避免延误治疗。 日常护肾三大关键,保护肾脏不容懈怠 “保护肾脏可以从日常的饮食生活习惯,还有对我们自己一些慢性疾病的管理去入手。”张国娟提出三大建议: 饮食控制:限盐限嘌呤:每日盐摄入≤5克(约一啤酒瓶盖),减少过多食品添加剂的摄入;控制动物内脏、海鲜等高嘌呤食物以及精制糖饮料等低嘌呤食品的日常饮食,预防尿酸升高从而导致高尿酸血症及肾结石。 蛋白质适量:普通人群每日每公斤体重摄入0.8-1克蛋白质,过量易加重肾脏负担;健身人群食用蛋白粉时需谨慎、适量。 均衡饮食:多吃一些蔬菜水果等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食品,有利于维持身体的代谢平衡 科学饮水:每日饮水1.5-2升,运动后及时补水并补充电解质,避免脱水从而引发急性肾损伤 慢性病管理: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需在肾科大夫的指导下注意日常饮食习惯,防止体内营养、代谢失衡。 无症状期如何发现肾病?张医生这样说 “在肾脏没有损伤特别严重的时候,实际上是表现不出来的,一般来说肾功能损失一半,才会出现一些症状,所以我们在早期的时候往往会忽视肾脏的损伤。” 张国娟指出,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观察自己身体的现象,比如说有没有尿量减少或者尿量异常的增多,另外有没有一些乏力、食欲减退、水肿的症状出现。如果出现有尿液的颜色的异常,比如浓茶色、酱油色或者洗油水一样的尿,或者尿液出现大量的泡沫增多;出现眼睑或者是下肢水肿;定期测试是否有继发性的高血压,如果出现以上症状建议及时去医院做肾脏方面的检查。 “早发现早就诊。”张国娟主任建议普通人每年做一次体检,做一次肾功能方面的检查是非常有必要的。 科学运动防风险,警惕横纹肌溶解伤肾 针对运动爱好者,张国娟特别提醒,经过运动大量出汗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及时补水,建议运动前1~2个小时喝300~500毫升的水,运动中,每十几到20分钟就要补充100~200毫升的水,水分要做到及时的补充;对于一些高强度的运动,比如说马拉松比赛,还可以适当补充包括电解质、钠、钾等在内的功能饮料。 她提醒道,平常缺乏运动的人如果突然剧烈运动,很容易造成横纹肌溶解。“有些人休息以后就好了,但是也有大概30%左右的人会造成急性肾损伤。”为了避免造成严重后果,张国娟建议,如果运动以后出现了肌肉酸痛乏力,然后甚至有严重的都走不了路了,或者是出现酱油色尿、严重的恶心呕吐伴随心率加快等等,这个时候一定要赶紧休息,大量的喝水,适当补充一些碳水化合物,像香蕉、面包或者蛋白一类,然后赶快到医院在医生的指导下去做相应的检查和治疗。 对于新手刚刚开始运动,张国娟建议,新手运动强度从自身最大能力的50%起步,每周递增10%,给身体一个适应的过程。 “运动是能给我们强身健体的,但是一定要科学,一定要适度,不要为了追求一时的成绩去忽视我们身体自己的耐受极限。” 小病不可轻视,感冒腹泻或成肾脏“隐形杀手” 张国娟提醒,感冒腹泻看似只有拉肚子一类的小型症状,但是也可能通过一些直接感染、脱水以及一些药物的副作用等,引起急性肾损伤,尤其是在处理不当,或者是在一些高危人群里面风险更高。张国娟指出以下风险一定要注意: 脱水风险:严重呕吐、腹泻致体液丢失,引发肾缺血甚至急性肾小管坏死。 药物隐患:滥用退烧药(如布洛芬)、抗生素或含肾毒性中药(如关木通)可能直接损伤肾脏。 张国娟强调,服药后若出现尿量减少、血尿或水肿,需及时就医并做相应的检查。“感冒腹泻看起来是小病,但是它可能会引起一些非常严重的后果,我们不能忽视。”(张夏旸)
【责任编辑:白碧璇 张允虹】
新华社主管 新华网《消费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0-2025 xhwxfz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5403893号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662号 运维单位:惠州市点晴文化传播有限公司